正在加载数据...
欢迎来到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校友之家>校友风采

2011届硕士校友李大军:欧洲游学记

文章来源: 作者:2009级EMBA 李大军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8日 点击数: 字号:【

九月五日,在飞机上渡过了漫长的十一个小时,终于抵达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了机舱门,小雨、微风袭来,空气中的清新感觉,仿佛一下子将游尘洗去。欧洲学习之旅开始了。

甚至没有来得及短暂的休整,排了长队,又踏上转往柏林的航班。此刻,心情似乎放松了些,有了享受这份忙里偷闲的惬意之感。

起飞不久,舷窗外是点缀在苍茫大海间的一片片绿洲,纵横交错间,人工的建筑反而是大自然的配角,只起些点睛的作用,只有远处的风塔伴随着海风翩翩起舞,为大自然唱着和谐的赞歌。

柏林,一个熟悉的名字,陌生的城市,据说是欧洲大陆以至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40%的森林使得我们感觉行走在树之海洋),在经历过二战洗礼之后,东西柏林被一道长达180㎞的柏林墙分开五十年之久,而德意志国家和日耳曼民族的血脉终究使得在1989年6月17日这一天,让“柏林墙”轰然倒下,侵略者也好,占领者也好,胜利者也好,姓资的也好,姓社的也好的,终于不能阻挡历史的潮流,和平统一不会为政治家所阻碍。国之大势,顺应也许是唯一的答案。

柏林墙边上静静流淌着“Spl”斯普累河。河水不是很清澈,但也看不到什么污物,远处一座古老的塔桥横亘其上。间或有一列黄色基调的貌似古老的有轨火车穿行而过,是向人民表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传承。每一个城市,每一个民族以至于每一个人,是否都应去保留,去爱护一些过去的美丽事物呢?

在国会大厦前的那一片开阔绿地上,东北角传来一阵阵不知为什么在示威游行的喇叭声、呐喊声,但似乎并不能感染我们这些游客的心,甚至于不能影响我们身边三五成群的年轻人尽情的嬉戏。而天空中时不时飘过的浮云,似乎也挡不住我欣赏这久违的湛蓝天空的意趣。

德国人的严谨是举世无双的,而我第二次到德国才真正用心到这一些细节。整齐划一的地板砖,是用尺子一块一块铺起来的吧,要不怎么那么整齐,甚至于砖缝的粗细都是一样的精准?可以透水的混凝土地面,马路中间设置的停车区、自行车道等,是高科技的应用,还是因为有一颗博爱的心,所以让这里的人民生活的如此尊严?!

还自然于本色吧。踩在落叶上,我并不曾看到有其他的杂物,而精细的德国人似乎并不刻意去打扫,也许,在他们的心里,春夏秋冬本来就是这样吧,只要不加以破坏就好,叶落归根不正是“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吗?

2010.09.06

清晨六点,天蒙蒙亮,由于时差亦或是醉氧的原因,习惯于睡懒觉的我睡意全无,于是,披了一件运动衣,走出了“LINDNER”酒店那扇并不宽敞的门。(0341-4478437)

门庭外是一旺喷泉,映照着灯光,即使在黎明也显得有些耀眼。但除了偶尔疾驰而过的车胎声,就十分安静了。有鸟或蹦或跳着从眼前掠过,竟不曾发出鸣叫。

窄窄的街是上下单行的,两边均是森林以及各式各样的两至三层的洋房,不甚豪华却各有风格。左转出行数十米,有一条土路通往一间荒草及树枝掩映的西洋式二层小楼。没有院墙,小楼的窗也不见了许多,也不见粉饰,露出微微发暗的墙砖本色,想必是废弃已久了。在森林中有几份神秘的气息透露出来,让人陷入对这个饱经战火的城市沧桑无尽的遐想。

隔不了多远,就会有一些低矮的独栋旧屋从树枝中露出斑驳的色彩。与对面那些临街的时新房屋形成鲜明的对比。但一切都很自然、和谐,谁也不曾想去改变谁。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按自己的轨迹在运转着,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韵意。

早餐后,乘坐七路有轨电车去莱比锡。古老与现代交通有机的融合,文化的厚重积淀成为了影响几代人的风景线。

莱比锡是一个只有五十余万人口的城市。在中国,这样的城市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中等城市,而在德国却已是大城。搞不懂它属于哪个联邦,只知道这片土地在民主德国的领导下度过了艰难的五十年。至今,这座城市的富裕程度仍然是不能与联邦德国的城市相比肩的。但尽管如此,我们此行的重要一站—莱比锡商学院,还是跻身德国最好的商学院行列。虽然只有四百在校学生,但在教育、培训以及学生网络三大主线的支撑下,学校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校长短短的介绍词中洋溢着自豪与自信。而其真正的目标从世界排名三十名跃入前十。信心乎、理想乎?我以为“一切皆有可能”。

课程安排的很紧凑,“管理与组织”、“过渡时期的管理挑战”、“品牌建设与战略管理”以及“自我创业”四门课程显然是学校精心准备了的。尤其是“过渡时期的管理挑战”一课,是把东西德合并后带来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激烈碰撞背景作为案例,其目的可能就是认为我们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想不到中国有个伟大的领袖邓小平先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这道题解得还不错。这课也许让中国的改革者来上会更过瘾些。同学们大都认真地在听,我以为,听懂外语要不听懂理论难太多了,不时会打个盹,是对老师的大不敬,也是对学费的大不敬。咬牙坚持两天,而最大的快乐,却是课间课后的购物狂潮带来的大把甩欧元的爽快。应了句流行语“不差钱”。大包小包的,着实让商学院的老师们领略了“中国拯救世界”的实力。

本想犒劳一下自己,却被同学的“高端”评价把所有遮拦撕去,让虚荣心暴露在阳光下,顿时没有了购物的冲动,好在可以凭借一点点“蹦蹦”英语,为老板同学们当个免费翻译,甚至怂恿他们“理性”的大把消费,不亦乐乎。

除了早餐的煮鸡蛋与火腿肠,胃对食物的感觉似乎没了踪迹。肚子被很苦的当地啤酒及特种黑啤象吹气球一样吹起来,生怕会爆在异国他乡。但这也是唯一能够享受的美味了。兼有催眠的副作用,怎么办呢?入乡随俗吧!

2010.09.07

今天,也许命中注定是一个很辛苦的日子。前一日被薛晓天先生误导,为了一口中餐,围着市政厅转了三十五分钟。晚上,小腿肚终于抗议而在凌晨四点抽搐起来。恨不得拄拐下地。但宝马、保时捷对我这个车迷的诱惑实在太大,咬碎钢牙,还是爬了起来。跟着大部队,完成了激情一日,震撼一日。

宝马莱比锡工厂的主体是一个混凝土和钢结构混合的建筑,主要生产宝马X1及宝马1、3、5系轿车。混线定制化生产,日产750辆。除总装外还可以生产车架并最终完成涂装工序。这个工厂也是宝马于近些年建设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工厂之一。

工厂的设计是由德国一个著名设计师完成的,充分的人性化是其一大设计特点。进入大厅,首先是宝马的展品及品牌化系类产品销售以及参观接待区。紧邻的是工厂的快餐咖啡吧,周边就是管理和设计人员的办公区,生产区则由于效率原因设计成了一根主线配五个手指的结构。空间被充分的利用,物流在地面及空中有序的由机器人、机器手为主的设备按计划完成,显得井井有条。

2010.09.08

后记:由于懒惰的思想终于占据上风,因此不能按时写作,只能抽空补补记忆,也算是进步吧。

补记一:

俾斯麦像在柏林一处相对僻静的路边,周围仍然是绿树及草地。这位“铁血宰相”的下面站立着一尊狮身人面像,原来代表的是智慧。“血性+智慧?”是否更为准确的表述出这位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的伟大人物的特点。

补记二:

宝马工厂的建筑风格很独特,大厅的内立面,均是素混凝土面,表面气孔也不曾修饰,而楼板的痕迹也清晰的表露出来。圆的柱子,弧面的墙体以及纵向分隔墙,一律是素面朝天,而透露出的却是工业建筑的雄浑之美。

物流的精准成就了这所工厂每天750辆汽车的混线生产达到了“JIT”的标准。而最给人启发的,是宝马专门委托了一个仓储物流企业来完成生产线上的每一个工位的零部件的配送。仔细观察,每一个组装工位均会有后二—三个台车的待装配零件储备。物流小车甚至是无人驾驶的。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作只是简单而反复的工作,可以精确到四分钟一个工位。“效率十精准”,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零件库的零件分类应该是有条码识别系统的,一张订单投下去,各个仓储位置有清单所需的零配件的话,该处的红灯就会闪起,醒目的提醒配送人员直接到达目的地,而不用逐一的再去寻找。一切都成功于细节,一切都围绕效率,我梦想的新工厂在此处得到了太多的启发,感谢宝马!

2010.09.09

参观完宝马工厂,在下午时分,保时捷,一匹站立着咆哮的铁马,也向我们解开了神秘的面纱。“保时捷·莱比锡”,—激情之旅,展开了动人心弦的画卷。

仍然是绿色掩映,仍然是田园风光,而不同的是草原的一枚钻石。“保时捷·莱比锡”的钻石般总部大厦,仿佛真得散发出了钻石的魔力,向我们发出激情的召唤。

围绕总部以及生产车间的是一个拥有世界著名赛段的试车跑道,刚下巴士,一阵轰鸣声从远及近咆哮而来,男人的血性似乎真的被唤醒。放眼处,一辆红色的保时捷在一个近乎“Z”字的坡道,用两个潇洒的拉着青烟的漂移动作,呼啸而去。若非身处此境,绝不会理解让人着迷的赛车运动的魅力之大,驻足后,期待着它的归来。然后报之以惊诧、感叹,久久不舍离去。

差异化的巨大成功,表现在建筑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体系的华丽雍容。因为产量小的很多,人性化的管理在保时捷表现出更多的优势。品牌的定位,品牌的特质全部溶入保时捷的血液,我期待的梦工厂是否也需要这样的血液呢?激情,是否应该成为引导推动一生的永恒发动机。准备、启动、加速、狂奔、超越、控制…拥有一车的保时捷,拥有一个保时捷人生。

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