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举办第24期本科生“雏鹰沙龙”活动
11月20日下午,管理学院在线上开展了主题为“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雏鹰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由管理学院青年研究员张晓滨老师主讲,管理学院100余名本科生参加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张晓滨老师先从现实问题引入本次讲座的主题,并从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现有问题的改革措施四个方面展开。在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方面,张晓滨老师介绍了两种政府的模型,并结合图示和具体的例子对分税制改革的背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土地出让逻辑的概念进行详细地解释。随后,张晓滨老师介绍了“注入土地-土地抵押-城市建设-土地升值-土地出让-还债”的模式,并说明这种模式成为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举债融资并进行基建投资的最基本运营模式。紧接着,他指出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具有重生产投资、轻民生消费与产能过剩,快速土地城镇化与存在城乡差距等特点。最后,张晓滨老师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提出了对现有问题的改革措施。
本次“雏鹰沙龙”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对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发展有了一个宏观的了解,加强同学们对现实的理解和把握,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方宇馨
文:方宇馨
来源:管理学院团委媒体发展中心
心得体会:
今天的雏鹰沙龙所交流的主题是“土地”,作为中国人的根本,土地研究一直是十分热门的话题。老师针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和管理等话题,向我们阐释了中国土地开发与使用的现状。通过交流,我们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演变以及一块土地所出让与支出的价值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另一方面,通过此次交流,我第一次了解到了“土地金融”这一将政府、城投公司、银行和开发商连接在一起的程序网络,也了解到了不同地区土地的开发、发展模式,对于国家现存的土地及发展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2020级管理学基地班 崔楠杰
有幸参加这次雏鹰沙龙活动,让我收获了知识,也激发了思考。这次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部分。老师通过图表和数据的方式给了我们直观的解说。通过对于东西部不同地区的举例分析,探讨过去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对国家财政和地区发展的影响。地方财政和经济发展依赖国有土地权出让收入的一种发展模式,并提出这种模式逐渐与当前的国情偏离,引发我们的新思考。通过图标和数据,让我们理解工业用地与商业和居住用地价格差距大的原因。这次活动,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土地金融土地财政等的内容,拓宽了我的思维,让我接触到了很多从前没有思考过的东西,收益匪浅!
——2021级管理学大类一班 杨瑞莹